本店編號:TS601/TS601M
郵票名稱:保育鳥類郵票-藍腹鷴 郵票及小全張
發行日期: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用紙:燐光郵票紙
票幅:40 x 30 (mm)
小全張張幅:125 x 70 (mm)
齒度:12.5 x 13.5
印法:平版
繪圖者:賴吉仁
承印者:卡登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面值及發行量:郵票4枚面值32元(5元、5元、10元、12元),小全張面值25元
郵票編號 面值 題材 發行量 601.1 5元 亞成鳥 900,000 601.2 5元 雄鳥 900,000 601.3 10元 雛鳥 900,000 601.4 12元 雌鳥與雛鳥 900,000 601.5 25元 藍腹鷴小全張 800,000本店售價可參考台灣郵票子目錄
![]()
TS601/TS601M: 保育鳥類郵票-藍腹鷴 郵票及小全張繼2008年發行「保育鳥類郵票-臺灣藍鵲」之後,本公司續以藍腹鷴為題材發行保育鳥類系列郵票1組4枚及小全張1張。郵票圖案簡介如下:
一、郵票4枚以四方聯刷設計:
(一) 亞成鳥(面值5元):為未完全成熟之年輕雄鳥,具有介於成熟雌、雄鳥間的斑駁羽色。
(二) 雄鳥(面值5元):臉部裸露鮮紅色肉垂,頭部暗藍黑色,羽冠、後頸及上背為白色,肩羽呈紅色,尾羽長且中央兩根亮眼潔白,其餘羽色藍黑,帶亮藍或藍綠色光澤。
(三) 雛鳥(面值10元):外形似小雞,有過眼線,頭上有數條暗褐色縱紋。
(四) 雌鳥與雛鳥(面值12元):雌鳥羽色質樸,全身褐色密布箭頭型及V字型斑紋,尾羽暗栗紅色有黑色橫斑。雛鳥破殼後即隨母鳥一起活動。
二、小全張 (面值25元):呈現藍腹鷴求偶畫面,雄鳥迴繞在雌鳥旁,水平伸展雙翼快速扇動,發出連續顫鳴聲。
本店編號:TS602
郵票名稱:燈塔郵票(103年版)
發行日期: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用紙:燐光郵票紙
票幅:40 x 30 (mm)
齒度:12.5
印法:平版
繪圖者:柯鴻圖
承印者:中華彩色股份有限公司
面值及發行量:郵票4枚面值45元(5元、5元、10元、25元)
郵票編號 面值 題材 發行量 602.1 5元 芳苑燈塔 950,000 602.2 5元 查母嶼燈塔 900,000 602.3 10元 蘭嶼燈塔 900,000 602.4 25元 三貂角燈塔 900,000本店售價可參考台灣郵票子目錄
TS602: 燈塔郵票(103年版)延續「燈塔郵票」系列,以芳苑燈塔、查母嶼燈塔、蘭嶼燈塔及三貂角燈塔為主題,規劃103年版1組4枚。圖案簡介如下:
一、芳苑燈塔(面值5元):位於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漁港。民國72年建造,為八角形鋼筋混凝土塔,黑白直條紋造型,裝設4等電燈。公稱光程為16.6浬。
二、查母嶼燈塔(面值5元):位於澎湖查母嶼。民國2年竣工,為八角形磚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燬,於民國37年修復,裝設5等電石氣燈。民國89年裝設太陽能板,主燈改用電燈發光。公稱光程為9浬。
三、蘭嶼燈塔(面值10元):位於蘭嶼西北端山頂。民國71年建造,為圓形混凝土塔,裝設新式3等旋轉交流電燈,為目前臺灣地區最高海拔的燈塔。公稱光程為26.1浬。
四、三貂角燈塔(面值25元):位於臺灣東北岸三貂角。民國24年建造,為白色圓形混凝土塔,燈器為3等煤油白熱燈,有紅色分弧指示龜山島方位。民國31年改裝3等旋轉透鏡電燈。公稱光程為白24.5浬、紅20浬。
本店編號:TS603
郵票名稱:童玩郵票(103年版)
發行日期: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用紙:燐光郵票紙
票幅:32 x 32 (mm)
印法:平版
繪圖者:黃宜葳
承印者:中華彩色股份有限公司
面值及發行量:郵票5枚面值25元(5元、5元、5元、5元、5元)
郵票編號 面值 題材 發行量 603.1 5元 騎木馬 850,000 603.2 5元 玩竹蜻蜓 820,000 603.3 5元 放風箏 820,000 603.4 5元 打彈珠 820,000 603.5 5元 舞獅頭 820,000本店售價可參考台灣郵票子目錄
TS603: 童玩郵票(103年版)繼2013年4月2日發行「童玩郵票(102年版)」後,續採同一設計風格規劃103年版1組5枚,面值均為新臺幣5元,郵票圖案簡介如下:
一、騎木馬:孩童騎著木馬,你追我跑,神采飛揚,是童年的快樂記憶。
二、玩竹蜻蜓:搓轉竹棒,竹蜻蜓自手中旋轉飛出,有如展翅飛舞的蜻蜓,孩童仰 頭追逐,開心不已。
三、放風箏:孩童快步奔跑,風箏迎風飛翔在廣闊無邊的天空,手裡的細線牽引一個高飛的夢想。
四、打彈珠:挽起袖,低著頭,瞄準彈出,一顆顆五顏六色的彈珠,碰撞出許多童年生活的樂趣。
五、舞獅頭:生動活潑的舞獅表演,為慶典增添熱鬧歡樂的氣氛,最吸引孩童的目光。
本店編號:TS604
郵票名稱:故宮古畫郵票–戲嬰圖
發行日期: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用紙:燐光郵票紙
票幅:30 x 50 (mm)
全張枚數:18 (6 x 3)
印法:平版
設計者:大觀視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承印者:卡登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面值及發行量:郵票5枚面值25元(5元、5元、10元、10元、12元)
郵票編號 面值 題材 發行量 604.1 5元 宋蘇漢臣灌佛戲嬰 軸 999,000 604.2 5元 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 軸 954,000 604.3 10元 元人夏景戲嬰 軸 954,000 604.4 10元 元人秋景戲嬰 軸 954,000 604.5 12元 元人畫冬景戲嬰圖 軸 954,000本店售價可參考台灣郵票子目錄
TS604: 故宮古畫郵票–戲嬰圖為闡揚歷代文物之美,特精選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戲嬰圖5幅為主題,規劃郵票1組5枚。其中2幅為歷任北宋宣和、南宋紹興畫院待詔蘇漢臣所繪,另3幅均無名款。圖案簡介如下:
一、宋蘇漢臣灌佛戲嬰 軸(面值5元):4名孩童於庭院中浴佛為戲,其中3童或手扶佛像臺座、或持水瓶灌佛、或手捧花籃;另1童雙手合十跪地禮拜,每人皆神情專注,描繪栩栩如生。
二、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 軸(面值5元):庭院中湖石亭立,芙蓉、雛菊爭豔,秋意盎然。男女2童圍立於圓桌,聚精會神撥玩棗磨,另一圓桌及地面散置轉盤、鐃鈸等玩具,刻畫細膩傳神。
三、元人夏景戲嬰 軸(面值10元):垂楊文石旁,2童共持小桌,桌上有供物;另3童分別高舉荷蓋、手執榴花、持五毒宮扇;尚有2童,以繩繫蟾蜍及作戲蟾狀,呈現天真童趣。
四、元人秋景戲嬰 軸(面值10元):秋郊明月下,6名孩童穿著各色繡花長衫,在大樹坡石間嬉戲,或捧花、或提籃、或撫弄兔兒,另有圓盤裝盛秋季水果,應景氣氛濃厚。
五、元人畫冬景戲嬰圖 軸(面值12元):4名孩童相聚玩耍,1童騎羊,3童扮胡人相貌,分別掌蓋、捧佛、攜梅前後隨護。園中梅花盛開,正值歲始,配以3隻白羊,寓有「三羊開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