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u Stamps 澳門郵票




本店編號:MS376/MS376M
郵票名稱:科學與科技 -- 幻方(一) 郵票及小全張
發行日期: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設計師:Carlos Goncalves
紙質: 防偽纖維紙
郵票尺寸:30 x 40 mm
小全張尺寸:138 x 90 mm (郵票尺寸: 60 x 40 mm)
郵票齒孔度數:13.25 x 13
小全張齒孔度數:13.25 x 13
郵票發行量:200,000套
小全張發行量:200,000張
郵票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小全張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承印:法國 Cartor Security Printing
郵票面值:六枚郵票總值三十圓:(二圓、三圓、四圓、五圓、七圓及九圓)郵票
小全張面值:12圓

本店售價可參考澳門郵票子目錄


MS376/MS376M:科學與科技 -- 幻方(一) 郵票及小全張

科學與科技 - 幻方 (一)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及西方文化均對幻方這個主題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從本次發行的小型張內容可以看出,幻方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古代。

事實上,幻方主題是屬於 "科學與科技" 系列的第六套郵品,澳門郵政希望藉著這個主 題,不單推廣幻方背後所隱含的科學原理及文化底蘊,更希望呈現集郵史上一個獨特的作品 給大家。

小型張:洛書幻方

在中華文明歷史發展中,時常會出現以神話人物作為故事主角的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 在這些神話人物中,傳說伏羲和大禹分別遇過「龍馬」與「神龜」這兩頭不同的神獸,他們 的背上均有不同的點狀圖案。

相傳伏羲在黃河的河畔發現一頭「龍馬」從水中冒出,背上有一片由5 組合共55 點組成 的特別圖案。在「龍馬」沉回水中前,留下了8 組不同線段組成的腳印。伏羲依據這些圖案, 分別創造了被後世稱為「河圖」及「八卦」的圖案,「八卦」後來更演變出今天為人熟悉的易 經64 卦。

夏朝的君主大禹亦在黃河的其中一條支流──洛水遇到一頭「神龜」。「神龜」背殼上有 一幅四邊形的圖,圖中再分成9 個小的四邊形,當中每個四邊形上都有一連串的點,正好代 表1~9 的數字,而且無論從行、列或是以對角線排列,這些點相加的數目都會剛好是15 點。 這四邊形的圖,即為聞名於世的「洛書」。

「河圖」與「洛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大大影響了後世對宗教、社會、政治、 哲學、數學、醫學及工程等領域的發展。

小版張

在小版張中,郵票面值(1 到9 澳門幣)的排列設計為對應於洛書幻方中數字1 到9 的 排列配置。

這次共發行了6 枚郵票,作為對應前兩行,而第三行的3 枚郵票將在未來發行。

首日封:約翰•亨德里克斯的內嵌幻方

內嵌幻方是指一種在幻方內包含著其他更低階次幻方的類型。內嵌幻方本身亦可內嵌著 其他內嵌幻方。(內嵌幻方與鑲邊幻方不同的是,內嵌幻方中的元素可以由數列上的任何數字 所組成,最大與最小的數字是混合在整個幻方中,而不像鑲邊幻方中最大與最小的數字必須 放置在外部邊框。)

在本首日封中展示了一個9 階的內嵌幻方,其中內嵌著三個分別為7、5 及3 階的幻方。 當中3 階幻方的放置方式為旋轉了45 度,因此亦被稱為鑽石型內嵌幻方。

而這個9 階內嵌幻方分別由1 至81 的數字組成,因此它是一個純幻方,它與其內嵌的較 低階次幻方的幻和分別為:S9=369,S7=287,S5=205 及S3=123。

郵票 (6/3):杜勒 - 憂鬱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於1471 年在德國紐倫堡出生。他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油畫家、 版畫家、雕塑家、數學家及藝術理論家。他被視為是北方文藝復興時期中最偉大的藝術家。

因他多才多藝而建立的良好聲譽與強大的影響力,使他被提名為當時的皇帝馬克西米連 一世的宮廷畫師。在他創造的多項著名的藝術作品中,最著名的包括三幅「名刻」 (Meisterstiche):《騎士,死神與魔鬼》[The Knight, The Death and The Devil] (1513),《聖傑 諾米在房間裡》 [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 (1514) 和《憂鬱》[Melencolia I] (1514)。

《憂鬱》是一幅銅版畫,在畫中右上角大鐘的正下方,出現了一個雙偶階普通關聯幻方 (Normal Associated Magic Square of Doubly-Order),這個幻方的幻和為S = 34,幻方最底行 中間兩個元素顯示的剛好是銅板畫的創作年份,1514。

郵票 (6/6):拉盧貝爾方法或暹羅法

有數種方法可以用來建構不同類別和階次的幻方。

以下的這些方法均是用來建構幻方,包括:La Loubere or Siamese-Bachet de Meziriac- Philippe de la Hire-John Lee Fults-Ralph Strachey-Knight's Move-Derer 等。

當中,拉盧貝爾方法是由一位法國數學家西蒙o德拉盧貝爾於1693 所創,由於當時他是 法國駐暹羅的大使,所以這方法也被稱為暹羅法。

此法是最常用於建構奇數階幻方的方法之一。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把數字根據由小至大 的次序,在幻方元素格內由下至上,由左至右以對角線形式填滿。

郵票 (6/1):SATOR - 回文

Sator 方陣或Rotas 方陣是綴詞幻方,是由五個字詞組成的拉丁文回文 - 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 - 他們分別可以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的方式閱讀。

現存最古老的Sator 方陣碑文位於龐貝古城,一座於公元79 年被維蘇威火山爆發的熔岩 和灰燼所摧毀的廢墟。而Conimbriga 的博物館 (今葡萄牙科英布拉附近) 亦收藏著另一個 Sator 方陣。

Sator 方陣的正確翻譯及其含義直到目前仍處於爭議和猜測中。如果單單以字詞作直接翻 譯,則會得出如下的意義:

Sator - 播種者,耕種者,創始人,始源,發源; Arepo - 沒有一個明確的含義,可能是一 個名稱(Arepo); Tenet - 保持,保管,擁有,掌握; Opera - 工作,關心,幫助,努力,服 務; Rotas - 輪,旋轉。

如作為一組句子,則可以造出數十種不同的翻譯,舉例如下: The sower Arepo holds the wheels with effort (播種人Arepo 用力持有著車輪) 或者The Creator (or Savior) holds the working of the spheres in his hands (造物主掌控著他的領域)。

一些研究學者還推測,如果適當重排這個五個字詞,則可以變成一個希臘十字架,無論 以水平或垂直讀取都可得出PATERNOSTER,而餘下的字母A 和O 則可以分別放於4 個象 限內。根據翻譯,這意味著「我們的父親,我們的父親」,而字母A 和O 分別代表阿爾法 (Alpha) 和歐米茄 (Omega),分別意味著開始與結束。

郵票 (6/2):富蘭克林 - 彎曲對角線

本傑明o富蘭克林於1706 年1 月17 日在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出生。他是美國其中一位 最有影響力的「開國元勳」,由於他對爭取美國獨立的重大貢獻,因此他亦有「第一美國人」 的稱號。他更是一位博學家、作家、政治家、科學家、發明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郵政 局局長、國會議員及外交使節。

作為一個具堅強性格和清晰道德價值觀的人,在年輕時他就訂立了13 項美德作為自己的 指導,這些美德富蘭克林均能一直遵從。

除了以上種種的成就,富蘭克林亦在幻方的領域中留下了他的大名。郵票中的「富蘭克 3 林幻方」,除了主對角線外,行和列之和均為常數,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半幻方(Semi Magic Square)。然而,它擁有其他更特別的特性,例如以連續或卷繞方式的彎曲對角線上的總和均 為260。

在這個郵票上中,你亦可以找到數條分別以不同顏色標示、包括卷繞對角線在內的向上 行彎曲的對角線。

郵票 (6/4):蘇蕙 - 璇璣圖 - 回文

蘇蕙 (公元351 - ?年),十六國前秦時期的女詩人。丈夫竇滔為秦州刺史,後來被派去保 衛北部邊防。但是好景不常,與蘇蕙分離後的竇滔娶妾。為了抒發不快,並希望丈夫回到身邊,她創作了這首回文詩,並編織成29 行×29 列、共841 字的璇璣圖,正、反、縱、橫、斜 讀均可,合共有不少於2,848 種不同的讀法。竇滔讀後感其妙絕,悔恨交加,終於離開小妾 回到蘇蕙身邊。

郵票中節錄了璇璣圖中央15 行×15 列 的方陣部分。

由於蘇蕙把協韻字巧妙地安排在璇璣圖中,因此使得璇璣圖無論怎麼讀,都可成詩。

郵票 (6/5):李•薩羅斯 - 泛幻方 3x3

李•薩羅斯於1944 年在英國出生,1970 年移居到荷蘭的奈梅亨,在那裡他作為一名電 子工程師受僱於奈梅亨大學 (Radboud University),一直至到2009 年退休。

他對於「趣味數學」這門數學分支的興趣與研究,使他成為「幻方理論」的專家,並為 這個主題貢獻了數個不同的理論,當中最著名的是「字母幻方」(Alphamagic Square) 和「幾 何幻方」(Geomagic Square)。薩羅斯的埃爾德什數 (Erd?s number) 為2。

薩羅斯對於愛德華o盧卡斯 (?douard Lucas) 創造出來用於解構每一個3×3 幻方(當中 包含洛書)特徵的公式非常感到興趣,他更推測公式背後可能隱藏著一些更有趣的東西。這 個猜測在1977 年由他發表的一篇論文所證實,他證實了所有3 階幻方均和一個在複平面上獨 特的平行四邊形有所關聯。他更進一步地試圖把幾何形式作為變量放進原本只是放數字的盧 卡斯公式 (Lucas formula) 中,這個出人意表的做法令他發明了幾何幻方 (Geomagic Square) 這個概念,因此傳統的數字幻方被視為一種一維的幾何幻方(One-dimensional Geomagic Squares)。

本郵票是由一個泛對角線或稱為納斯克 (Nasik) 的三階二維幻方所構成。其中,除了行 和列外,所有六條對角線,包括其中四條所謂的斷對角線(Broken Diagonals) 都具有相同的 幻和。

構思及文章作者:羅庇士

協作人:李•薩羅斯 (郵票 (6/5):李•薩羅斯 - 泛幻方3x3)

資料搜集:劉蘭華、楊俊榮及蕭兆霞

 



本店編號:MS377
郵票名稱:郵政總局大樓
發行日期: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設計師:郭士原作(郵政局修訂)、Pisit Prasitthanadoon
紙質: 防偽纖維紙
郵票尺寸:40 x 30 mm
齒孔度數:13 x 13.25
郵票發行量:200,000套
郵票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承印:法國 Cartor Security Printing
郵票面值:兩枚郵票總值十一圓:(5.50圓及5.50圓)郵票

本店售價可參考澳門郵票子目錄


MS377:郵政總局大樓

澳門郵政總局大樓的建造背景

上世紀初期,澳門經濟發展迅速,新馬路開通並很快成?澳門最繁華的市中心區,而原提供郵政服務的“書信館”不敷應用,於是澳葡政府選址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交界約1000平方米地段建造郵政總局大樓。大樓於1929年落成,建築樓層合共四層包括一層地庫。

建築師

郵政總局大樓建築師陳焜培 (Jose Chan),祖籍新會,1896年在澳門出生,在澳門三巴仔聖若瑟書院畢業後師從著名葡國建築師施利華。1919年考入工務局,1934年考選為澳門海陸工務廳總畫則師;陳焜培熟懂中文、葡文和英文,博覽建築群書,潛心研究建築理論和流派,力求創新設計,在四十四年專業生涯期間,參予設計的工程項目不勝枚舉,為澳門留下珍貴的建築文物,晚年還著書立說,不忘推動行業的發展。

建築藝術特色和影響

根據澳門第83/92/M號法令,澳門郵政總局大樓被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

郵政總局大樓設計體現了當時葡國和歐洲盛行的官式建築審美觀,採用新型的施工技術和材料,以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出西式古典建築,展現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屹立至今八十五年,仍然散發著攝人的魅力。

大樓的建築藝術造詣主要表現在外立面造型上。整體外立面設計嚴格遵循西方古典建築的構圖手法,立面造型元素豐富,細部工藝講究,在視覺效果方面有獨特創新之處,歷久常新。舉例:

1)

建築平面呈L型,建築師選擇了轉角作為建築的軸線中心,而大樓的鐘樓和入口設置於此,成為大樓縱向三段的中心段。建築物的正立面座立於方石基座上,為鐘樓所建造之處,沿用多立克式柱子及愛奧尼式圓柱作裝飾,頂部採用曲線和三角形山花裝飾,而底層則採用架空的入口門廊,一、二樓陽臺產生虛實對比,突顯大樓中心所在。

2)

建築大樓的兩側,每層設置不同造型的窗式,有半圓拱型窗戶,柱式鑲邊三角形山花窗和直角方額窗,整齊排列,既有秩序也有變化,強調橫向的節奏感。充分利用兩側外牆的長度,每層均以橫向檐壁分隔,使視線擴張,建築體量感加強,令佔地不廣的郵政總局大樓顯得莊嚴雄偉。

這座由土生華人設計和建造的西式古典建築,反映出二十年代澳門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獨特的一面,是一本可閱讀的澳門建築史書,在澳門歷史年輪中留下珍貴的節印。

作者: 蔡田田

 

泰國郵政服務的宏偉標誌性建築

現稱泰國郵政大樓的泰國郵政總局, 位於曼谷市石龍軍路 (Charoen Krung Road),被譽為具有歷史價值的十九世紀新古典藝術建築風格之文物建築。其於1940年6月24日正式揭幕,是泰國郵政服務的象徵。今天作為泰國郵政總局的大樓,早期乃用作泰國郵電部門及通訊局辦公室之用。

暹邏的郵政總局自從最初以極其獨特的藝術手工建造以後,一直享負盛名。其中包括建築設計、郵票的水泥造型、以及位於中央門廊上的加魯達神鳥(又稱伽樓羅)塑模。

泰國郵政總局以八個別緻的巨型郵票水泥浮雕裝飾,這些郵票於國王拉馬五世至八世統治期間發行。至於那些雕塑就由Silpa Bhirasri教授 (原名Corrado Feroci,生於意大利佛羅倫斯) 及其就讀於泰國藝術學院 (後來成為國家藝術大學)的學生所設計。這些雕像裝飾在面積為1000平方米完全沒有柱子的大堂外牆上。

大樓的北翼和南翼中間部份,裝飾了一頭龐大的加魯達神鳥灰泥造型,其手拿著古舊的泰國號角,作為郵電部門的標誌。神鳥的造型比人類體型大約三倍。

大樓的正前門有幾個由金屬鑄造而成的雄偉雕像,描繪著加魯達神鳥手持號角。

建築結構因經歷70多年而受損,同時亦考慮到需要保護其建築及無價的雕像,泰國郵政有限公司決定對大樓及其公用部份進行修葺,以達至最大利益及可持續性。於2013年8月4日泰國郵政服務及郵票130周年,泰王國詩琳通公主殿下(Maha Chakri Sirindhorn)親切地主持了郵政大樓的揭幕典禮。

此套郵票中的泰國郵政大樓郵票由Pisit Prasitthanadoon先生繪畫,其別具一格的設計代表著泰國郵政與澳門郵政的和諧共融。現在的郵政大樓被受全國稱許為有著極大價值的珍貴國家遺產,將會持續為泰國人民提供卓越而優質的服務。

泰國郵政

翻譯: NTC傳意翻譯服務

 





本店編號:MS378/MS378M
郵票名稱:博物館和收藏品(四)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郵票及小全張
發行日期: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設計師:廖文暢
紙質: 防偽纖維紙
郵票尺寸:40 x 30 mm
小全張尺寸:90 x 138 mm (郵票尺寸: 60 x 40 mm)
郵票齒孔度數:13 x 13.25
小全張齒孔度數:13.25 x 13
郵票發行量:200,000套
小全張發行量:200,000張
郵票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小全張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承印:法國 Cartor Security Printing
郵票面值:四枚郵票總值八圓:(二圓、二圓、二圓及二圓)郵票
小全張面值:12圓

本店售價可參考澳門郵票子目錄


MS378/MS378M:博物館和收藏品(四)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郵票及小全張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愛國者和傑出的民族英雄。清朝道光年間,英國為主的外國商人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 毒害著無數的中國人民,令國家日漸衰弱。林則徐為毒害挽救國家,力主朝廷禁煙,於1839年,林則徐受欽差大臣 南下廣東禁煙,他排除內外重重阻力,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雷厲風行查禁鴉片,更在處門公開銷毀收綟的鴉片 煙約二萬箱,史稱「虎門銷煙」,取得了禁煙運動的勝利,名震中外。

在虎門銷煙後,林則徐於同年9月3日 (道光19年7月26日)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偕同兩廣總督鄧廷楨親臨澳門巡閱, 並駐節蓮峰廟接見澳葡官員,「宣佈恩威,申明禁令」,取得澳葡當局在禁煙方面的合作及在中英關係上嚴守中立, 及時挫敗了英國侵略者以澳門為侵華據點的圖謀,捍衛了國家主權。同時,林則徐以澳門為窗口,了解西方情況、 學習西方文化,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的禁煙救國事跡可歌可泣,為緬懷這位民族英雄,澳門蓮峰廟慈善值理會於1989年籌建港澳地區第一座 林則徐雕像,這座花崗岩雕像連底座高約五米,矗立於蓮峰廟前左側,供人瞻仰。雕像造型雄偉,林則徐身披官袍, 昂首挺胸,盡顯大義凜然英雄氣質。

值理會又於1997年在社會竹呇界的支持下,在雕像旁建成中國大陸以外第一所林則簽紀念館,館內展品包括有林 則簽巡閱澳門的事跡記述、接見澳葡官員時使用過存完好的長形案桌、澳門新聞紙譯稿抄本、虎門銷煙和澳門昔日 風貌等圖片、林則徐和朝廷之間的通訊資料,以及清代的中國軍艦、葡萄牙航船和鴉片存放船等各種船隻的模型, 還有吸食鴉片的器具等,展品數量接近200件。

紀念館建館以來,多次重修和不斷完善設施,又到福建「福州林則徐紀念館」考察借鏡,以及與「虎門林則徐 紀念館」和「廣州博物館」等交流學習,現時澳門林則徐紀念館設有五個展區,分別是:「林則徐生平」、「放眼 世界」、「虎門銷煙」、「巡閱澳門」及「永恆的紀念」,展品和資料更豐富和全面,並有中英文文字介紹,又運 用了電子和多媒體設備,結合原有展板以及實物的基礎上,更生動地展示了林公波瀾壯闊的一生,及揭示毒品的 禍害,既可起愛國教育功能,又能宣傳禁毒訊息。

澳門蓮峰廟慈善值理會

 





本店編號:MS379/MS379M
郵票名稱:甘長齡眼中的澳門 郵票及小型張
發行日期: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設計師:Carlos Goncalves
紙質: 甘長齡原作 (吳衛堅修訂)
郵票尺寸:40 x 30 mm
小全張尺寸:138 x 90 mm (郵票尺寸: 40 x 40 mm)
郵票齒孔度數:13 x 13.25
小全張齒孔度數:13.25 x 13.25
郵票發行量:200,000套
小全張發行量:200,000張
郵票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小全張印刷方式:柯式平版印刷
承印:法國 Cartor Security Printing
郵票面值:六枚郵票總值三十圓:(二圓、三圓、四圓、五圓、七圓及九圓)郵票
小全張面值:12圓

本店售價可參考澳門郵票子目錄


MS379/MS379M:甘長齡眼中的澳門 郵票及小型張

甘長齡先生1911年香港出生,師從中國水彩畫先驅人物徐詠青先生。上世紀五十年代遷居澳門後,從事美術設計、 藝術創作及美術教育工作;晚年他為了讓具有繪畫天份但無經濟負擔能力的年青人得到學習機會,更有教無類、不 求回報地免費授徒,機緣巧合,1970年本人有幸成為他的學生。

老師是公認多產的專業畫家,每朝外出寫生早已成了他的生活習慣,數十年間他走遍本澳大街小巷、漁棚郊野, 繪盡民生百態。為了維持簡樸的生活,他寄隻畫作於港澳畫廊,作品因而廣傳海外;此外,他亦曾於葡萄牙及本地 舉辦個人畫展,不少佳作更為海外收藏家、澳門政府及民間機構所購藏。正是由於他勤於創作,其數以千計的作品記 敘了昔日澳門社會的巨大變遷、滄海桑田,除具高度的藝術價值外,也是頗堪回味的「澳門歷史畫」。

甘長齡先生擅於水彩,間亦嘗試油畫及水墨創作。甘氏畫風集各家之長卻又自成一格,他從不以學生作品 帶有他的影子為喜,反之更鼓勵學生要建立自己個人的繪畫風格;今天他的一眾弟子在各藝術領域或相關行業 均有所成就,除自身努力外,實拜老師當年啟蒙及悉心指導所賜。

恩師淡薄名利,從不以大家自居,他藝友眾多,樂於與同道交流。他以澳門為家,熱愛澳門的人和事,他 既是藝術工作者更是受人愛戴的好老師,他默默耕耘之身作則,視學生如子侄,扶掖後進不遺餘力,高風亮節 令人敬仰,尊甘長齡先生為水彩畫一代宗師實不為過。

1981年甘長齡先生曾為澳門郵電司 (今郵政局) 繪製了一套四枚的《賈梅士逝世四百周年紀念》郵品。歲月匆 匆,郵政局於恩師離世二十三年之際,委本人以其畫作設計成郵品,深感榮幸且意義重大,重讀老師畫作,感慨 萬千,往昔情景猶如昨天,深感恩師悉心栽培之大德。際此,謹以小文以懷緬、感激我最敬愛的老師 -- 甘長齡 先生。

文:吳衛堅